中新社汕頭1月9日電 題:華僑試驗區掛牌滿月 汕頭再打“僑牌”謀求新紅利
  中新社記者 章新新 張見悅 索有為
  中國第一個以“華僑”和“文化”為核心概念的國家發展戰略平臺——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下稱“華僑試驗區”)8日掛牌滿月。這個試驗區位於中國唯一一個因“僑”而立的特區——汕頭。
  處在海西經濟區和珠三角經濟區的連接點,在1979年就被列入第一批特區名單、1981年正式成為首批經濟特區的汕頭,一度在其他特區快速崛起的黃金時期,飽受“特區不特”的困擾和質疑,發展速度落後於其他經濟特區乃至低於廣東很多地區的發展水平。
  “汕頭髮展慢與觀念上落後、基礎設施建設長期沒跟上、發展大平臺與大產業項目匱乏等有關,尤其是新的重大戰略平臺。”中共汕頭市委書記陳茂輝說:“如果汕頭不再爭取加快平臺建設,特區將只剩下一塊牌子。”
  在2014年9月前,中國首批經濟特區中,深圳有前海、珠海有橫琴、廈門有海西,唯獨汕頭沒有戰略發展平臺。
  2014年9月15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覆在汕頭設立華僑試驗區。
  “設立經濟特區,‘汕頭是因為東南亞國家潮州人多’。”中共汕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鎮松引用鄧小平當年的表述說,“當下華僑試驗區是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的定位,同樣是因為‘僑’字。”
  汕頭初步規劃在總面積為480平方公里的海灣新區的基礎上建設華僑試驗區,其核心區包括珠港新城、東海岸新城、南濱新城、汕頭保稅區、廣澳港區和南澳島全域。
  中新社記者近日在華僑試驗區起步區採訪時看到,填海新造出的工地上一片繁忙,目前開工的重大項目有23項,總投資290億元人民幣。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設計的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極具當地文化內涵的意象。
  值得關註的是,這個華僑試驗區在設置、規劃考量上,亦有其特別之處。
  華僑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黃育斌稱,包括自貿區、深圳前海等在內的重大平臺,中央政府都是先給政策然後開始運作,而華僑試驗區是先開始運作,然後再編製總體規劃,向中央政府要政策。
  目前,由中國國家發改委牽頭,廣東省政府正在研究華僑文化合作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和措施。汕頭市已委托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著手編製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發展總體規劃。
  華僑試驗區的建設引來海外華僑華人的高度關註。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於2014年11月底在廣州出席海外知名僑領僑商座談會,戴德豐、陳有慶、陳經緯等36位知名僑領僑商在會上紛紛圍繞推動華僑試驗區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華僑試驗區是新事物,華僑是其最大的特色,同時也是試驗區建設的主力軍。”朱小丹說,華僑試驗區將堅持高起點謀劃和推進各項合作,充分發揮港澳台同胞和東南亞僑胞的橋梁紐帶作用,動員全球僑商僑胞力量,全方位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更高起點上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
  在當地官員眼裡,華僑試驗區不僅是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平臺,更是時代賦予汕頭的第二次機遇。
  汕頭市市長鄭人豪表示,汕頭將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如何建設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把海內外潮汕的華僑華人資源能量調動起來,共同建設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吸引一大批現代服務業、金融、自貿等方面的產業落戶到汕頭,推動汕頭經濟的大發展。
  黃育斌稱,將做好包括發展規劃和政策設計、產業設計在內的試驗區頂層設計,3月底前完成發展總體規劃,按程序上報廣東省政府,爭取將華僑試驗區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把華僑試驗區納入“中歐區域政策合作試點地區”,力求在產業引進和內地企業通過此平臺走出去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在汕頭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必豪看來,華僑試驗區與國內其它試驗區很不一樣,它面對的特殊群體是中國的一個獨特資源,“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作為一種天然渠道和載體,華僑很多時候可以做到國家交往無法達到的效果,也就是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在做政策創新設計的時候,我們突出打好‘僑’牌,希望中央有允許華僑資本和人員比較自由流動或便捷進出的先行先試政策或制度安排,以便於交流合作。”李必豪說,這就涉及到要有對華僑資本適當開放的特殊金融政策,並建議在試驗區試行類似回鄉證的僑胞證制度,便利華僑出入境。
  剛剛滿月的華僑試驗區,註冊企業已有35家,包括新加坡游艇公會、加拿大潮商會等海外華僑企業;更有120多家企業表達出在此投資的意願。
  “華僑試驗區將把汕頭特區優勢和潮汕僑胞的人脈商脈、海內外潮商雄厚資本結合起來,構築全球華人華僑精神家園。”中共汕頭市委書記陳茂輝說。(完)  (原標題:華僑試驗區掛牌滿月 汕頭再打“僑牌”謀求新紅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75sogz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